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抑郁症

青少年抑郁高发,家长要注意哪些问题

时间:2022-08-15 11:25 点击:1

  青少年抑郁高发,家长要注意哪些问题!近几年来,青少年抑郁问题层出不穷,不少孩子因此受到了牵连,影响学习以及身心健康,作为家长,当孩子出现异常情况时候千万不要坐以待毙,要尽早的了解孩子的情况,如果能够及时的去医院检查一下是比较好的,这样也能尽早的找出问题,防止其他问题发生。

  “青少年抑郁症”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,也愈发引发社会的关注和重视。

  现如今,在医院的心理科室中,抑郁焦虑患者的年龄段越来越低,青少年心理患者的比重在不断升高。

  今天,我们想要帮助大家对“青少年抑郁症”形成一个初步的认知,教会家长们去识别孩子的心理状态,并提供给家长帮助孩子走出抑郁症的指导建议。

  一、如何识别青少年抑郁症?

 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,青少年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大约在5%左右,我国目前12-18岁青少年大约有1亿人。

  按照当前的发病率,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总量大概有500万左右。

  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可能更直观:那就是每一个25人的班级中,往往就会有1个孩子患有抑郁症。

  那么作为家长,该如何观察孩子的情绪?识别青少年抑郁症呢?

  青少年时期的情绪非常丰富,也非常不稳定,波动很大。

 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出现“抑郁”“焦虑”“伤心”等情绪是很常见的,也是正常的。

  但是,这些情绪通常都不会持续很久,不会带来行为和功能显著和持久的改变,也几乎不会导致自杀行为的产生。

  所以家长要着重观察孩子是短期的抑郁情绪,还是较长时间的改变。

 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:

  持续1周或者2周的情绪低落、兴趣减退、快感缺失或者性格改变,从开朗变得内向,不愿意跟人交流,食欲改变,不愿意吃饭,体重明显波动,暴饮暴食,或者情绪不稳定、睡眠减少、入睡困难、睡眠不实、噩梦、早醒的表现,都提示孩子可能存在情绪的问题,需要到医院进行及时的诊治,但是并不能得出存在这些问题就一定是抑郁症的结论。

  所以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的精神心理科诊断,需要专业医生对孩子做专业的精神检查以及综合评估,最终做出一个明确诊断。

  二、孩子确诊了抑郁症怎么办?

  该如何帮助孩子?

  如果孩子有患抑郁症的风险,或是已经确诊了抑郁症,那么家长的配合程度通常就与孩子的治疗难度成反比——

  越是愿意积极帮助孩子治疗抑郁症的家长,孩子的病情也越容易得到缓解。

  那么,家长们具体都可以为患有抑郁症的孩子做些什么呢?

  及时就医,遵医嘱服药

  抑郁症的治疗主要分为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干预。

  药物治疗的原理是通过药物改变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水平,心理咨询则是通过心理层面,帮助孩子学会如何调节情绪以及应对客观困难。

  临床上,抑郁症会分为重度、中度和轻度,由精神科医生来给出诊断。

  虽然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往往都会采用不同的疗法,但具体到个案,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。

  而家长所要做的,就是帮助孩子及时就医,严格遵循医嘱服药,并积极配合心理咨询师的工作。

  保持平稳的情绪

  孩子得了抑郁症,父母肯定会有焦虑、难过的情绪,这是在所难免的。

  但是,如果家长们自己先乱了神,这种焦虑就可能会传递给孩子。

  所以,家长也要调整好情绪和心态,照顾好自己的身心状态,才能为孩子提供最有力的支持。

  多倾听、多理解、少说教

  避免批评孩子因抑郁症而产生的一些负面行为、情绪或态度。

  多倾听,多做出理解的表达,但是也不要刻意去鼓励。

  尽量在开放、平等的对话中,尝试与孩子讨论抑郁症的症状,并给予理解和支持,让孩子明白,Ta并不是孤单的,而是被家人们所关心的。

  医生提醒

  当孩子出现这些情况时,及时就医

  出现心情低落、失眠、无食欲情况时,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;

  出现言语减少、悲观、对事物提不起兴趣时,应及时就医;

  出现痛不欲生的情况时,应立即就医。

  青少年抑郁高发,家长要注意哪些问题!当发现孩子情绪状态不对,不爱学习或者有些叛逆的时候,一定要先去了解清楚原因再做判断,而不是一味的打骂争吵,反而会让孩子陷入绝境之中,引起更多的家庭纷争。

  • 早发现
  • 早预约
  • 早治疗
抑郁症的典型特征都有哪些 治疗抑郁症,药物和心理调节那个更重要

自助预约挂号

*本站已加密,确保您的隐私安全,请放心